让AI主动推荐你的产品?7个GEO实操技巧,这篇攻略直呼早该看!

郭太侠3周前 (08-27)AIGC19

本篇正文内容如下:

在如今的数字营销圈,B2B 企业想靠传统方式获取精准流量,简直越来越难了。SEO 内卷严重,SEM 成本居高不下,不少市场人都在愁:到底还有没有新的破局方法?

其实,早在 2018 年就出现的 GEO(生成引擎优化),随着通用大模型在搜索领域的普及,已经成了 B2B 企业的流量新风口。

和传统 SEO 只盯着关键词页面收录不同,GEO 更看重 AI 怎么引用、推荐你的内容,要是玩得好,品牌曝光、线索获取都能事半功倍。

今天就从基础到实操,给大家好好拆解下 B2B 企业做 GEO 的全流程。

1、先搞懂:GEO 到底是啥?和 SEO 有啥不一样?

可能还有不少人对 GEO 有点陌生,简单说, 它全称是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也就是生成引擎优化。

以前我们做 SEO,拼的是关键词排名、页面收录量,只要用户搜某个词,我们的页面能排在前面就算赢。

但 GEO 不一样,它盯着的是 AI 推荐的环节。

比如你在百度搜 “转子离心机厂家”,顶部 AI 给出的推荐答案里提到了你的品牌,或者 AI 引用了你的文章作为来源,甚至大模型里直接推荐你的品牌智能体,这些都是 GEO 的效果。

举个真实例子,搜 “转子离心机厂家推荐”,百度 AI 会直接列出景津环保、 博科控股、江苏赛德力这几个品牌,还会简要介绍每个品牌的优势。

要是你的品牌能出现在这里,相当于在用户决策初期就占据了有利位置,比单纯的网页排名更有说服力。

而且 GEO 的展现形式特别多样,除了品牌词露出,还有引用源直达(用户点一下引用来源就能跳转到你的官网或文章)、官网入口和联络方式展示(搜品牌词时直接显示电话、地址),甚至大模型里还会推荐你的官方智能体,方便用户直接咨询。

这些都是传统 SEO 很难做到的。

2、想做好 GEO,先把内容布局的 3 步棋走对

GEO 的核心是 “内容被 AI 喜欢”,所以提前做好内容布局至关重要。

这里有 3 个关键步骤,一步都不能少。

第一步:找准流量来源,盯紧 AI 推荐的关键节点

AI 推荐内容时,有几个地方特别容易带流量,一定要重点关注:

一是包含品牌词的 AI 推荐内容,用户看到后可能会二次搜索你的品牌词;

二是 AI 推荐里带的文章来源,要是能让 AI 引用你的文章,用户点进去就能直达你的页面;

三是大模型里的品牌词和文章来源,还有智能体的关键词卡位(比如注册 “工业离心机推荐” 这类关键词的智能体)。

这些流量来源就像一个个入口,提前布局好,后续才能有稳定的流量进来。

第二步:做好流量布局,让品牌和业务深度绑定

光找到来源还不够,得让 AI 在推荐业务相关内容时,主动带上你的品牌。

比如你是做 B2B 营销管理系统的,就把 “B2B 营销管理系统” 这个业务词和你的品牌词绑定,写内容时都带上,这样用户搜 “B2B 营销管理系统”,AI 推荐答案时就有可能提到你的品牌。

另外,要把带品牌露出的业务内容分发到各个平台,但不是瞎发,得考虑大模型的抓爬习惯。

比如有的大模型喜欢抓知乎、百家号的内容,有的则更关注垂直媒体,这点后面会详细说。

第三步:3 步落地 “内容 + GEO”,关键词是核心

这一步是实操重点,分 3 小步就能搞定:

首先是找业务关键词。

别自己瞎想,要从用户真实搜索行为里挖。百度下拉框(比如搜 “离心机转子”,下拉会出现 “离心机转子拆卸视频”“离心机转子清洗流程”)、百度底部的相关搜索、百度关键词规划师,还有 SEM 团队日常统计的竞价词、成交词,甚至 AI 推荐的问答关键词,都是优质的关键词来源。

然后是做内容构建。

内容类型可以是视频、文字、图文,关键是标题和文章里必须包含核心业务词和品牌词。比如你是做营销云的,标题可以写成 “XX 品牌营销云 SaaS:B2B 企业线索管理的高效解决方案”,既点明了业务,又突出了品牌。

最后是选对渠道分发。

优先选 AI 抓爬习惯高的平台,比如百家号、官网博客、知乎、网易、新浪,还有行业内的垂直高权重媒体。这些平台的内容更容易被大模型抓取,分发效果会更好。

3、2025 下半年,哪些大模型值得重点布局?抓爬习惯有啥差异?

做 GEO 不能盲目,得知道哪些大模型有流量,以及它们喜欢抓哪些平台的内容。

根据观察,2025 年下半年值得布局的大模型和它们的抓爬习惯,给大家整理好了:

先看值得布局的大模型

文心(百度):毕竟是百度旗下的,在百度搜索首页的 AI 回答里存在感很强,而且能内部联网抓取页面,流量潜力大。

deepseek:能内部联网抓页面,还接入了微信生态,未来可能在微信搜一搜里发力,B2B 企业做微信生态营销的话,这个不能漏。

讯飞星火:同样支持内部联网抓页面,在科技、工业领域的内容推荐上比较精准,相关行业可以重点关注。

秘塔 AI 搜索:特别擅长抓 PDF 报告,还会出现页面模块展示,要是你家有很多行业报告、技术白皮书,这个大模型要重点布局。

360 首页 AI 智能回答:接入了微信生态,可能在微信搜一搜有动作,而且能抓取页面,多一个渠道多一份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和上半年比,下半年值得布局的大模型没太大变化,抓爬习惯也比较稳定,不用频繁调整策略,这对企业来说省了不少事。

再看各大模型的抓爬习惯,选对平台少走弯路

不同大模型对平台的偏好不一样,比如:

文心、deepseek、讯飞星火这些,对百家号、知乎、头条、抖音、搜狐、网易、垂直媒体、企业站、文库、PDF 的抓爬都比较重视,属于 “全面型”;

秘塔 AI 搜索特别看重 PDF 报告,抓爬时会重点关注;

还有些大模型下半年可能会增加对某些平台的抓爬,比如有的会重点抓微信推文,后续可以多留意动态。

简单说,要是你想覆盖大部分大模型,百家号、知乎、企业官网博客、行业垂直媒体这几个平台是必做的,内容分发时优先考虑这些渠道,能最大化抓爬概率。

4、从获客到转化,GEO + 内容营销的 7 个实操技巧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最终还是要落到 “获客” 上。

这里分享 7 个实操技巧,帮你用 GEO + 内容营销实现从流量到线索的转化。

技巧 1:挖关键词,从用户搜索里找 “流量密码”

关键词是 GEO 的基础,挖对了词,后续内容才有方向。除了前面提到的百度下拉框、相关搜索,还有几个小技巧:

看 SEM 竞价人员的统计数据,那些带来商机、成交的词,往往是高价值关键词;

用55118、 ChinaZ这类工具,能批量挖掘关键词,还能看到关键词的搜索指数、竞争度;

关注小红书、抖音上的用户提问,比如 “离心机转子怎么拆”“B2B 营销系统怎么选”,这些真实问题里藏着不少长尾关键词。

技巧 2:建内容,业务词 + 品牌词必须 “锁死”

内容要围绕 “业务词 + 品牌词” 来做,比如你是做工业离心机的,写 “离心机分离效率提升方法” 时,要在文中自然植入你的品牌,告诉用户 “XX 品牌的离心机通过 XX 技术,能将分离效率提升 XX%”。

而且要构建关键词库,把核心业务词、相关长尾词都列出来,比如做 B2B 营销管理系统的,关键词库可以包含 “B2B 营销管理系统”“营销云 SaaS”“线索管理系统” 等,每个关键词都对应一批内容,形成内容矩阵。

技巧 3:写标题,参考 SEM 竞价的 “吸睛套路”

标题是吸引 AI 和用户的关键,建议参考 SEM 竞价的标题和描述写法,格式可以是 “XX 品牌 + XXX 业务词:描述 XXX”。

比如 “XX 品牌营销自动化系统:B2B 企业线索挖掘效率提升 50% 的秘诀”,既包含了品牌和业务词,又突出了效果,AI 容易抓取,用户也愿意点。

技巧 4:控词频,影响大模型的 “判断倾向”

大模型判断内容和品牌的关联度,很看重关键词的出现频率。

比如你想让 “工业离心机” 这个词和你的品牌强关联,就要在百度首页的搜索结果里,尽量让更多包含 “工业离心机” 的文章提到你的品牌。

不一定非要首页, but 首页的内容更容易被 SEO 和 GEO 双重抓取,所以能上首页的内容尽量优化上去,这样既能靠 SEO 带来流量,又能提升 GEO 的关联度,一举两得。

技巧 5:顺结构,用 AI “喜欢” 的方式写内容

AI 抓取内容时,对结构化的内容更青睐。怎么判断 AI 喜欢什么结构?可以先搜你的核心关键词,看 AI 抓取的 top 页面是怎么写的,然后照着调整自己的内容结构。

比如搜 “电力保护设备推荐”,AI 抓取的内容里会包含 “产品类型列举”“技术参数”“适用范围”“咨询信息” 等模块,字数大概在 2300 字左右。那你写同类内容时,就可以参考这个结构,把产品参数、应用场景、客户案例等都写清楚,AI 抓取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技巧 6:抓要素,结构化、案例、参数一个不能少

总结下来,AI 特别喜欢三类内容:

一是结构化内容,逻辑清晰、模块分明;

二是真实案例拆解,比如 “某科技公司用了我们的系统,线索转化率提升 38%”;

写内容时把这三个要素加进去,比如介绍你的 B2B 营销系统,先分模块讲功能(线索挖掘、智能标签、培育计划),再举一个客户案例(某工业企业用后成交周期缩短 35%),最后给出具体参数(支持 6 个月 / 1 年培育周期,可同时管理 10000 + 线索),这样的内容既受 AI 喜欢,又能打动用户。

技巧 7:选渠道,不同内容配不同平台

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所有平台,要根据内容类型选渠道:

要是做品牌认知、业务科普,优先发百家号、知乎、网易号,这些平台的内容容易被大模型抓取;

要是做产品选型、行业排名,发垂直类媒体、测评类平台,比如 36Kr企服点评,用户在选型时会主动去看;

要是做产品操作教程、技术解析,发 B 站、抖音,用视频形式展示,更直观,也符合这些平台的用户习惯。

5、打通链路 + 评估效果,让 GEO 价值最大化

做好内容和分发还不够,还要打通 GEO 的站内外营销链路,并且学会评估效果,这样才能持续优化。

3 种链路玩法,让流量变线索、线索变客户

GEO + 内容 SEO:在分发的内容里插入跳转链接或二维码,用户点进去就能跳转到你的官网资料页面或表单页面。

比如在知乎文章里插入 “下载《B2B 集客营销白皮书》” 的链接,用户下载时需要填写信息,这样就能获取线索。还可以用工具统计不同渠道的跳转数据,看哪个平台带来的下载量多,后续重点投入。

GEO+SEM:要是 AI 推荐内容里出现了你的品牌词,用户点击品牌词可能会跳转到搜索结果页。这时候要是你的 SEM 品牌词广告排在最上方,用户就很容易点击广告进入官网。可以通过统计品牌词搜索量和官网进入量,判断这种方式的效果。

GEO + 智能体:这是 2025 年之后的趋势,企业可以布局三类智能体:品牌词智能体(用户搜品牌词能找到)、业务词智能体(比如 “工业离心机咨询” 智能体,还能实现关键词卡位)、测评类三方智能体(和垂直媒体合作,在测评智能体里推荐你的品牌)。智能体里的回答可以锁定你的知识库,确保推荐内容偏向你的品牌,进一步引导用户咨询。

6、3 个评估维度,知道 GEO 到底有没有用

很多企业做 GEO 不知道怎么评估效果,其实盯紧 3 个维度就行:

渠道来源:通过营销系统统计不同渠道的访问量、下载量、线索量,比如百家号带来多少访问,知乎带来多少线索,哪个渠道的线索转化率高,后续就调整资源投入。

关键词表现:看核心关键词在首页的占比、词频覆盖率有没有增加,比如 “B2B 营销管理系统” 这个词,以前首页只有 2 篇你的内容,现在有 5 篇,说明 GEO 效果在提升。

品牌可见度:看大模型问答里提及你品牌的几率有没有增加,品牌搜索量有没有上升。虽然国内目前没有特别成熟的 GEO 品牌可见度工具,但可以通过手动统计(比如定期搜相关关键词,看品牌出现次数)或参考国外工具(如 Geneo.App)的思路,大致判断品牌可见度的变化。

7、最后说句实在话

GEO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企业沉下心来做内容、铺渠道、优化链路。

但对于 B2B 企业来说,在传统流量越来越贵的当下,GEO 绝对是值得投入的新赛道。

从找准关键词、做对内容,到选对大模型和渠道,再到打通链路、评估效果,只要把每个环节都做扎实,就能靠 GEO 实现稳定的流量获取和线索转化。

要是你还没开始做 GEO,建议从挖掘关键词、搭建内容矩阵开始,一步一步推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效果。


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