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这半年:那些破10W + 的作品,这3 个关键答案别错过

郭太侠1个月前 (08-27)更多报告10

本篇正文内容如下:

明明写的内容挺有用,可阅读量就是上不去,更别说带动视频号或者私域转化了。

直到我翻完最新的视频号2025年半年度生态报告,突然发现—— 不是我们写得不好,是没抓准当下用户的“阅读偏好”。

如果说前两年视频号还在 “试水”,那 2025 年上半年绝对是它的 “爆发期”—— 达人靠一条民俗视频引 20 万人评论,商家卖运动户外品增速翻番,品牌做套装礼盒客单价直接拉到千元……

毕竟现在公众号和视频号互通这么紧密,用户刷视频的习惯,早就悄悄影响了他们看文章的选择。

今天就从这份报告里扒点实在的,聊聊怎么把视频号的用户偏好,变成公众号的爆款密码。

一、爆款内容的底层逻辑:抓准“情绪钩子”比讲大道理管用

报告里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 平台用户最喜欢的短视频,不是那些炫酷的技术流,而是情感、正能量、家庭、人生感悟这些能戳中情绪的内容。

比如有个叫“庐江王涵”的账号,发了条“正月十一‘添丁日’,祝福孩子的好日子”的视频,评论数直接破20万;

还有“阿杰夫妇”拍老婆偷偷接婆婆来家里的日常,简单一条“记录生活”,转发和推荐都过10万。

这些内容能火,不是因为多有创意,而是它们都踩中了用户的“情绪共鸣点”——要么是对传统习俗的认同,要么是对家庭温暖的向往,都是普通人每天会接触到的真实感受。

这一点用到公众号写作上, 其实就是两个字:共情。

实操建议:

标题先埋“情绪关键词”

别再写“关于家庭的几点思考”这种干巴巴的标题了,试试“老婆偷偷接婆婆来家,我打开门的瞬间,突然懂了婚姻里最该珍惜的是什么”——用“偷偷”“瞬间”“懂了”这些词,先勾住读者的好奇心和情绪。

内容用“具体场景”代替空泛观点

写“孝顺”别只说“要多关心父母”,不如写“上周带妈妈去买衣服,她反复看吊牌说‘太贵了’,可我记得她给我买鞋的时候,连价格都没问”。

具体的细节比大道理更能打动人,读者会不自觉地代入自己。

结尾留“互动口子”

比如写完家庭话题,可以加一句“你们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小习俗?评论区聊聊,抽3个人送一本《家庭小相册》”——既呼应了内容,又能引导读者留言,提升文章的互动率(公众号算法很吃这个)。

二、选题灵感库:跟着“高增长品类”找用户需求

报告里的电商数据,其实藏着最精准的选题方向。

毕竟用户愿意花钱的地方,就是他们最关心的需求点。

比如这半年,运动户外、传统滋补、家用电器这几个品类卖得特别好:生鲜里的水果、男装的销量都在涨;传统滋补品里,药食同源的食品、阿胶、燕窝这些,尤其受55岁以上的“乐活银发族”和25-40岁的“惜命打工人”欢迎。

这些品类背后,其实是不同人群的需求:

银发族关心“健康、方便”,比如即食的阿胶、不用炖的石斛;

打工人在意“高效、省心”,比如能抗疲劳的护肝茶、便携的代餐;

宝妈群体关注“安全、营养”,比如无添加的辅食、孕期能吃的滋补品。

写作不用瞎琢磨选题,跟着这些需求走就行。

实操案例:

如果想写传统滋补类内容,不用泛泛地讲“怎么养生”,可以针对不同人群拆成具体选题:

给银发族:《爸妈总说“养生太麻烦”?这3款即食滋补品,开水冲一下就能吃》(结合报告里“滋仙草”的即食石斛案例,突出“方便”);

给打工人:《996加班到凌晨,我靠这杯“护肝茶”续命:比喝咖啡健康,比奶茶便宜》(抓住“抗疲劳”的需求,用“996”“续命”这些词贴近年轻人);

给宝妈:《孕期怕胖又想补营养?营养师推荐的3款低卡滋补品,我从孕3个月吃到生》(强调“安全、低卡”,解决宝妈的核心顾虑)。

这种选题的好处是: 既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又容易结合产品或服务(比如引导到视频号直播买同款,或者私域领养生手册),不会写成“自说自话”的文章。

三、商家卖什么能赚钱?这 3 个趋势别错过

如果说内容是 “流量入口”,那电商就是 “变现出口”。上半年视频号电商的变化,比内容更让人惊喜。

1. 这些品类成 “黑马”,增速比去年快一倍

以前提到视频号电商,大家先想到 “服饰内衣”—— 确实,它还是卖得最好的品类,占了近 3 成销售额。

但今年上半年,运动户外、生鲜、家用电器这三个品类,增速直接 “飙车”:

运动户外:FILA、安踏这些品牌加大布局,户外鞋服销量涨得最猛;

生鲜:靠 “年货节” 和 “微信送礼”,水果、海鲜卖得特别好,比如春节前后的柑橘类,销量比平时翻了 2 倍;

家用电器:不是大家电,而是迷你烤箱、养生壶这类 “小而美” 的产品,尤其受年轻用户喜欢。

2. 价格带 “两头走”,中高端货也能卖爆

以前总有人说 “视频号只能卖低价货”,现在看来完全不是。

上半年100-300 元的商品卖得最多,是增长主力;但1000 元以上的高客单价商品,比如 518 元的阿胶礼盒、999 元的 石斛原浆,也有不少人买 —— 毕竟视频号用户里,30-50 岁的高消费人群占比不低,他们愿意为 “品质” 和 “养生” 花钱。

3. 品牌自播起来了,不再只靠达人带货

前两年视频号电商,达人直播占了一半以上。

但今年上半年,品牌自播占比越来越高,和达人直播快持平了。

比如江南布衣、林清轩这些品牌,自己做直播间,既能控制品牌调性,还能把用户圈到私域里,复购率比达人带货高不少。

3大重点品类拆解:卖货要抓 “精准需求”

光知道大趋势不够,得落到具体品类上。上半年服饰内衣、美妆护肤、食品饮料这三大类,各有各的 “卖货密码”。

四、公私域联动:让公众号文章成为“流量中转站”

报告里有个品牌案例——江南布衣。

他们在视频号做自播,同时把公众号、小程序、线下门店打通:用户看公众号推文里的穿搭视频,能直接预约视频号直播;直播间里引导关注公众号,注册会员就能享受“线上试穿、线下提货”的福利。

最后的数据很亮眼:会员贡献了他们80%的零售额。

这对公众号写作的启发是:别把文章当成“终点”,要当成“流量中转站”——让读者看完文章,愿意去看你的视频号,或者加你的企业微信,甚至去线下门店。

实操方法:

文章里插“视频号直播预约”

比如写穿搭文章时,在结尾加一句“明天晚上7点,视频号直播教大家‘3件衣服搭出5种通勤look’,点击下方预约,开播会提醒你”——附上视频号直播预约卡片,直接给视频号导流量。

用“专属福利”引导私域

比如写美妆护肤内容,文末可以说“想知道自己适合哪种抗老面霜?加我企业微信,发‘肤质测试’,免费给你做肤质分析,还送一份《抗老护肤手册》”——用“免费分析”“专属手册”吸引读者加微信,沉淀成私域用户。

结合“地域属性”联动线下

如果是连锁品牌,比如江南布衣的地方账号,可以写“杭州的朋友注意!本周六线下门店有‘新中式穿搭体验会’,公众号回复‘杭州’,就能领入场券,还能免费领丝巾”——把线上读者引导到线下,提升用户粘性。

五、明天就能试的1件小事

看完这些,不用一下子全做到。明天写文章的时候,先试一件事:

从“情感、家庭、养生、通勤”这几个方向里,选一个你最熟悉的,写一篇带具体场景的短文,标题里加一个情绪关键词(比如“突然”“没想到”“懂了”),结尾留一个互动口子。

其实爆款没那么复杂,就像视频号里那些火的内容, 本质都是“懂用户”——懂他们关心什么,在意什么,愿意为什么停留。

公众号写作也一样,抓住这份“懂”,流量自然就来了。

本文太侠拆解自《2025年视频号半年度生态洞察报告.pdf》

附:

美妆护肤:美妆品牌达人推广营销玩法

食品饮料:滋补保健类品牌营销玩法


1.png

相关文章

20210412侠说报告目录5年前 (2021-04-13)
20210526侠说报告目录4年前 (2021-05-26)
20210601侠说报告目录4年前 (2021-06-03)
20210709侠说报告目录4年前 (2021-07-09)
20210724侠说报告目录4年前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