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聪明的企业已经靠 “答案” 抢流量了|GEO
今天我们来聊聊GEO。
“投了百万信息流广告,用户一划就过,转化低得离谱”
“竞品没做多少推广,但客户搜相关问题时,AI总优先推荐他们家”
“自己家产品明明更好,可用户搜的时候,AI给的答案里根本没我们”
如果你也有这些困惑,可能是没跟上一个新趋势——GEO(生成式搜索引擎优化)。
简单说,现在用户查信息越来越懒:打开AI搜索(比如豆包、DeepSeek),直接问“哪款扫地机器人续航最好”“新手选哪种投影仪合适”,AI会直接给出答案,而不是一堆网页链接。
GEO要做的,就是让你的品牌信息“挤”进这个答案里,成为用户眼里的“标准答案”。
GEO和我们以前玩的营销,到底不一样在哪?
不少人会把GEO和传统SEO搞混,其实差别大了去了:
传统SEO拼的是“让网页排前面”,比如你搜“咖啡机推荐”,它想让你的官网排在搜索结果第一页,还得靠关键词堆料、买外链这些操作。
但GEO根本不关心网页排名——它要的是“AI直接说你的好”。比如用户问“小户型咖啡机怎么选”,AI回答里直接提到“XX品牌的迷你款占地不到0.2㎡,适合小户型”,这就是GEO的功劳。
(来源:头豹)
GEO的定义是:GEO(生成式搜索引擎优化)通过优化现有内容,使其更好地匹配用户搜索意图,提升搜索引擎排名。它依托 AI 技术提高内容的相关性和个性化,进而增加流量和改善用户体验 。
(来源:头豹)
再看和其他营销方式的对比,更明显:
投信息流广告?用户知道是广告,天然抵触,而且你不花钱,流量就停了;
做品牌自媒体?得慢慢养粉丝,转化周期长,还受平台算法限制;
找明星代言?贵不说,万一明星翻车,品牌跟着遭殃。
但GEO不一样:用户是主动搜问题的,对你的内容信任感更高;一条优质内容能被AI反复调用,相当于一次创作,长期有流量;而且成本可控,不用天天烧钱。
企业现在的营销难题,GEO刚好能对上
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盯GEO?因为它精准戳中了现在的营销痛点:
痛点1:用户不信你了,怎么办?
现在的用户精得很:你广告里说“全网最优”,他转头就去搜差评;你承诺“30天无理由退货”,真要退的时候却各种刁难——这些都会让信任崩塌。
GEO的解法是“让内容自己说话”:
内容必须基于真实信息,AI会校验,吹牛、虚假宣传根本过不了关;
用户能看到信息来源,比如“数据来自XX实验室2025年3月报告”,透明度高了,信任自然来;
甚至能实时监控品牌口碑,一旦出现负面,马上调整内容回应。
痛点2:想给用户说清楚产品好,怎么就这么难?
很多企业明明产品不错,却总说不明白:
要么信息零散(官网一个价,电商平台一个价),要么更新慢(产品都升级了,介绍还是老版本),用户看着看着就烦了。
GEO能把这些信息“捋顺”:
整合产品参数、使用场景、用户评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库”,AI能随时调用;
针对不同用户场景生成内容,比如给宝妈说“这款辅食机可消毒”,给上班族说“一键操作,3分钟搞定”;
信息实时更新,价格变了、功能加了,AI的答案里马上同步。
痛点3:被竞品压着打,怎么突围?
最怕的是:用户搜行业关键词,AI里全是竞品的信息;自己的核心市场,慢慢被对方蚕食。
GEO能帮你“找破绽”:
分析竞品在AI答案里的高频关键词、用户关心的场景,比如发现竞品总提“续航”,但没人提“安全性”,你就可以专攻“安全”;
实时盯着竞品动态,它一发布新功能,你马上调整内容,突出自己的优势;
甚至能帮你抢占“新兴关键词”,比如行业刚火起来的“低碳洗衣机”,你先布局,AI就会优先提你。
痛点4:内容跟不上节奏,要么断更,要么质量差
雇人写文案、拍视频,成本高还慢;好不容易做出来,平台算法一变,又没人看了——这是很多企业的常态。
GEO能让内容生产“提速提质”:
用AI辅助生成文字、图片、视频,效率比人工高10倍不止;
自带“优化指南”,比如告诉你“用户最近更关心XX功能,内容里得多提”;
还能测试不同版本的内容效果,比如A版本说“省电”,B版本说“省钱”,看哪个被AI引用得多,再集中发力。
GEO会怎么变?早布局早受益
现在AI搜索还在快速进化,GEO的玩法也会跟着升级,这几个趋势可以重点关注:
(来源:头豹)
1. 不只是文字,视频、3D内容都会被AI“看懂”
2. 内容得“实时响应”,慢一步就落后
AI的算法更新越来越快,用户关心的点也变得快(比如突然火起来的“静音空调”)。企业得有能力实时调整内容,比如上午发现用户开始搜“空调静音标准”,下午就让AI的答案里带上你的产品“噪音低于20分贝,符合新国标”。
3. “权威感”更重要,得让AI觉得你靠谱
AI推荐内容时,会偷偷给“权威信源”加分。比如你的产品数据来自行业白皮书、和高校实验室合作过、在权威平台有备案——这些都会让AI更愿意引用你的信息。
(来源:头豹)
最后说
AI搜索的用户越来越多了——2025年3月,光豆包一个APP的月活就快1亿了。这意味着: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正在彻底改变。
(来源:头豹)
以前是“你推什么,用户看什么”,现在是“用户问什么,AI答什么”。谁能成为AI嘴里的“标准答案”,谁就能抓住这波流量红利。
对于企业来说,与其纠结“要不要做GEO”,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己的产品,在AI的答案里多露脸”。
毕竟,用户的注意力在哪,生意就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