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发族市场洞察报告

郭太侠4周前 (08-19)消费娱乐15

当下中国消费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竞争,而银发市场正成为最大的增量蓝海。从人口来看,中国即将迈入“四超”老龄化社会,2024年65岁及以上人口约2.2亿,2050年将达4.8亿,未来10年“轻龄银发”(尤其是“60后”)群体规模庞大且消费力强,家庭月收入平均超1.2万元。

从市场潜力看,银发消费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老年人消费额已达93.19亿元,且供给缺口显著,养老服务、适老产品等领域仍有大量空白。政策层面,从“十四五”规划到《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均明确支持银发经济发展。

新一代银发族(以“60后”为代表)需求已从“活下去”转向“活得值”:更注重个体觉醒,为自己而活;社交多元,活跃于旅游、学习、健身等场景;追求时尚无龄感,主动拥抱科技;消费观从谨慎转向积极享受,愿为品质买单。

企业入局需避开三大误区:过度强调“老年标签”、聚焦“弱势营销”、场景刻板化,而应聚焦“银发青年”这一黄金人群,从无龄定位、积极老龄观、多元场景切入,重点布局大健康(营养保健、智慧养老)、大文娱(旅游、兴趣学习)、大快消(服饰美妆)三大领域,才能抓住这一万亿级增长机遇。

01 为什么要做银发市场?发力银发市场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消费市场的现状:从“增量”到“存量”的转变

过去,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只要做好生产就能增长(比如福特只产黑色汽车也能畅销);现在,人口红利减少、产品同质化严重,10个品牌抢1个消费者,营收和利润压力陡增。

银发市场是未来最大的增量机会

未来10年,做银发族生意比做蓝领、白领、母婴等市场更有潜力,核心原因有四:

人口增量大:中国老龄化“四超”(规模超大、速度超快、程度超高、形态超稳),2034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4.44亿,占比22%,是增长最快的群体。

市场规模大:银发消费持续扩容,2024年老年人消费额93.19亿元,占总消费比例超38%,且增速稳定。

供给缺口大:以养老服务为例,全国养老企业近37万家,但仅3个省份企业数超3万家,养老床位和医师数量仍紧张,有机会诞生千亿级企业。

政策资源好:从“十四五”规划到2024年国务院文件,均明确支持银发经济,涵盖适老产品、智慧养老、老年用品升级等多个领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02 怎么做银发市场?银发市场的洞察与营销启示

赛道选择:聚焦“黄金人群”

不做全银发人群,重点瞄准“银发青年”——即“60后”为主的65岁以下群体。他们是当前人口规模最大的一代(2022年50-64岁人口达3.17亿),有钱有闲(家庭月收入超1.2万元),且认知水平高(受益于高考恢复、改革开放,是首批接触前沿知识的群体),消费需求更现代化。

需求洞察:从“活下去”到“活得值”

新一代银发族的核心需求已升级,具体表现为7大转变:

态度:从“为家庭活”到“为自己活”,42%希望按自己意愿规划退休生活。

社交:从封闭到多元,60%以上仍有工作或参与兴趣圈子(旅游团、合唱团等)。

审美:从传统到“时尚无龄”,55-59岁更倾向穿搭彰显个性,不迎合“合群”。

健康: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管理,益生菌、肠胃养护等健康产品成交额同比高增长。

科技:从焦虑到拥抱,99%有智能手机,熟练使用扫码点单、线上打车等功能,期待AI成为“生活合伙人”。

消费观:从“谨慎存钱”到“积极享受”,购物成交金额、单量增速远超年轻人。

需求层次:从生存型(药品、护理)转向享受型(旅游、文娱、自我提升)。

营销误区:别用“老眼光”看银发族

误区1:过度强调“老年标签”(如“老年专属”“养老必备”),忽视他们的“逆龄心态”——他们不认为自己需要“特殊照顾”,反感被年龄定义。

误区2:聚焦“弱势营销”(如渲染疾病痛苦、功能简化的“老人机”),而他们自认“不服老”,更想实现“老有所为”。

误区3:场景刻板化(只展现带娃、遛弯、看病),忽视他们活跃于旅行、健身、创业等多元场景的真实生活。

趋势产业:银发经济是“生活方式升级”的引爆点

未来5-10年,三大领域机会最大:

大健康: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达3575亿元)、休闲运动(散步、徒步、游泳是最爱)、智慧健康养老(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6.8万亿元)。

大快消:服饰鞋帽(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2354亿元,注重审美升级)、个护美妆(市场渗透率仅19.4%,潜力巨大)。

企业需重构认知:银发市场不是“老年产品集中营”,而是能满足“品质人生”的生活方式赛道,只有真正理解银发族的真实需求,才能抓住这一万亿级增长红利。

报告预览如下(末尾下载通道):


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