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报告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2025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发布,对全国58个城市的低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评估,为地方政府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政策体系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报告从技术创新活力、市场开拓潜力、生态协同能力和政策赋能效力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包含36项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刻画了各城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态势。评估结果显示,深圳市以90.0分的综合得分位居榜首,北京市和成都市分别以85.8分和85.5分位列第二和第三。深圳在政策赋能和生态协同两个维度表现尤为突出,北京依托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创新主导型”模式,成都则通过空域改革和物流革命探索出“链合试点型”路径。
报告揭示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四大典型特征:一是头部城市技术创新投入强度超GDP增速,产学研协同效应显著;二是标准体系建设加速推进,但国际参与度不足;三是基础设施超前布局与产业配套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四是政策创新与场景应用形成良性互动趋势。
此外,报告还选取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北京市的“创新主导型”模式、杭州市的“需求反哺型”模式以及成都市的“链合试点型”模式等,展现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多元路径。
基于研究成果,报告提出了四大政策建议:实施全产业链支持策略,建立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机制,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与智能化升级,健全政策法规保障低空经济技术基建的安全底座。这些建议将有力推动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预览如下(末尾下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