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时代,金融行业如何破解先进存力之困(京东云)
2023年,是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元年。根据《2023爱分析.中国大模型市场商业化进展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大模型市场规模约为50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120亿元。
大模型表现出的强大的理解、生成和推理能力,让各行各业的企业用户普遍预期大模型将带来巨大甚至变革性的价值,纷纷探索大模型的落地应用。可以预见的是,大模型将引发新一轮AI应用建设浪潮。同时,为了支撑大模型时代的Al应用,企业IT基础设施也将被重塑。
金融行业走在大模型落地前列Al先进存力面临突出挑战
在AI先进存力建设方面,大模型落地进展走在前列的金融行业面临的挑战具有代表性。
金融是大模型落地领军行业,且重视大模型自主能力建设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是大模型落地的领军行业,也是《行动计划》中提出的“ 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重点行业之一。根据公开信息,大量金融机构尤其是头部金融机已经开始落地大模型场景应用,并自建大模型能力。
金融行业需要可用、可信、可控的Al先进存力
在重视大模型能力建设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必须构建起坚实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以支撑大模型的高效训和部署。具体到存力方面,金融机构也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对于AI先进存力的需求可以总结为三方面:可可信、可控。
来源:京东云
报告内容节选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