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快充行业产业链专题研究报告

郭太侠2年前 (2023-11-23)新兴产业183

充电分为直流充电、交流充电两种模式,可依据 AC/DC 安装位置划分,要想实现“快充”需依赖直流快充。电网端输出的电能为交流电,需转换成直流电后才能为电池充电。转换所需的整流器(AC/DC 转换器)可安置在车外的直流充电桩上,或车内的车载充电器上,由此衍生出 2 种充电模式:

1)直流充电模式:由直流充电桩完成从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任务,电能输送至车端时已经为可直接充入电池的直流电。

2)交流充电模式:由车内充电器 OBC 完成从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任务,电能输送至车端时仍为交流电,尚需 OBC 来转换为直流电。

直流充电模式下整流器转换效率高,充电速度快于交流充电模式。整流器的功率、散热性能与其体积成正相关,直流充电模式下的整流器安装在车外的充电桩中,无须担心会占用车内空间,可使用大型整流器,由此转换效率高、充电速度快。

3、大功率充电可通过高电压或大电流实现,通过高电压实现快充更为主流

充电时间=电池容量/充电功率。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主要取决于车辆的电池容量与充电桩的充电功率。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能力越强,提高电动车的电池容量是趋势之一。在同一充电功率下,需要的充电时间就越长。而充电功率越大,充电速度越快,需要的充电时间就越短。因此,大功率快充是解决补能焦虑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充电功率=系统电压×充电电流,充电功率由系统电压和充电电流共同决定。因此,实现大功率快充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是大电流快充技术,二是高压快充技术。但大电流快充方式的劣势明显,目前高电压成为了快充主要趋势。

来源:中泰证券

报告内容节选如下:


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