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汽车智能网联安全调研报告
2022年9月,工信部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预计到 2025 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到 2030 年,全面形成能够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在智能网联汽车系统中,车辆通过各种传感器、通信设备和计算资源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车辆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然而,这样的连接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风险,如恶意攻击、黑客入侵、数据泄露、远程操控等。
在此背景下,嘶吼安全产业研究院预计出品《先稽我智 安能动之:汽车智能网联安全调研报告 2023》意义深远,我们衷心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和创新,汽车智能网联安全行业能够蓬勃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智能的出行体验,并为社会交通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报告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汽车智能网联安全概述。
2、汽车智能网联安全产业SCP分析+市场调研。
3、汽车智能网联安全未来趋势。
4、汽车智能网联安全典型厂商案例。
| AI+大数据+物联网融合构建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安全
汽车智能网联安全是汽车行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后的结果,自主界定汽车智能网联安全包括:(汽车)网络安全、车联网安全、智能硬件安全、基础软件安全、数据安全等。
| 云、路、车、人应用于企业端和检测端,汽车智能网联安全场景丰富
研究院认为,从落地场景来看,车云协同、车路协同、车车协同、车人协同主要应用在企业端和检测端。汽车智能网联安全是一个庞杂的整体,单个的安全能力是无法部署的,“云、路、车、人”整合了车辆、道路基础设施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了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以及云端之间的高效、智能的互动和协同。
—企业端—
a.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等非常注重核心产品的安全,如车载娱乐系统、数据交互安全等。
b.在云端,车辆数据可以地理信息和用户信息等进行关联和综合分析,用于智能交通管理、车辆运维、驾驶辅助等应用。
c.车辆之间通过车载传感器和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交换和协作,实现更高效、安全和智能的道路行驶,需要保护车辆的信息以及行驶数据。
d.与“人”端结合时,能够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改善人们的行车体验,并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检测端—
a.国家汽车检测中心、质量监督等部门也是现阶段汽车智能网联安全落地较为重要大的场景。
b.一些策略、规则的更新都需要与云端进行互联。
c.车辆之间也需要通过车载传感器和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交换和协作,实现更高效、安全和智能的道路行驶,需要保护车辆的信息以及行驶数据。
来源:嘶吼
报告内容节选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