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核心观点篇
中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依旧是中国健康产业最重要的核心底层驱动力。
如果说2020年我国政府的国家意志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那么在2021年,以“普惠”和“降本增效”为总体目标的政策导向正在逐步落实。经过三年的努力,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提供的数字,我国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6批药品带量采购,共采购234种药品,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年药品采购总额的30%,共计节约费用超2,600亿元。
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在资本市场驶下“快车道”,估值体系正在发生变化,投资总体更加趋向理性。根据IT桔子的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大健康领域私募股权的融资金额为2236.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3.62%。2021年融资金额为2522.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8%。2020年中国大健康领域私募股权融资数目为1538个,同比增长53.65%。2021年融资数目为1831个,同比增长19.05%。由此可见,在一级市场上,中国大健康产业融资的数量和金额增速放缓。
在二级市场上,大健康行业呈现“过山车”式的巨大波动,上、下半年可谓“冰火两重天”。以A股为例,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健康医疗公司IPO的数量为24家,而下半年下降至13家,只有上半年一半水平。港股市场,2021年大健康行业共有34家公司上市,一半的公司于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在港股市场的历史上极为罕见。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数字与AI健康行业呈现出一些创新热点,AI+不同场景的应用日益拓宽和加深,继AI+影像之后,AI在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创新药研发等更多领域也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中国数字与AI健康行业中的多数企业虽处于中早期阶段,但整体产业在不断成熟,从2020年开始进入上行周期,融资投资热情持续走高,2021年交易数量大幅增长,同比增长约65%。
报告节选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