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地产项目操盘的整体策略参考(博韬创略)

郭太侠4年前 (2021-10-14)地产金融999

消费、模式和旅游转型使得文旅的投资和运营出现主题化、产业化和度假化的趋势,从而使得从买产品到买时间,从过去的地图式游览转变为主题表演系游览,观看表演、体验沉浸式项目成为主题。

这也是使得文旅项目从旅游服务到休闲度假服务的转变,从场景消费到场景下的时间消费。文旅项目从单一的旅游变成了旅游+和+旅游,娱乐、酒店、餐饮、流量等都成为旅游产业的边界和融合。

消费重构:消费产品化到主题体验化;模式重构:从景区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变;旅游转型:景区的度假化、度假区的景区化。

文旅项目的三大问题

问题一:大市场环境下的资本对行业的限制

国内融资成本高,使得运营项目的利润很难完成资本的兑现,即利率>利润率;文旅项目的投资巨大,运营利润不高使得资产价值很难短期兑现,即投资>资产。因此在投资时候更需要谨慎对待、定位准确、运营前置和设计工程的精细化。

好的定位能够降低投资风险,好的设计能够产生产品价值降低建造成本,好的运营能够提高资产价值,三者缺一不可。

问题二:盲目开发下的重建设内容,轻运营思维

过度的产品化:盲目的增加旅游产品,不考虑旅游项目运营的可能,希望所有的内容都去建设和呈现,只能导致投资大、运营难;

缺乏运营思维:靠运营产生价值的项目,必须前期植入运营思维,不能只是产品思维和投资思维,那样只能导致投入大,产出低。同时要考虑现有人群的消费特点和能力,不能想当然。

专业思维严重:作为行业内的服务企业和投资人,很多的产品设置都是自己的角度,不是游客的角度,没有在游客的视角下思考旅游产品设置。比如演艺项目的大量投资,没有考虑演艺项目成功的背后逻辑。

项目投资和建设中都要结合产品和运营思维,文旅不只是创意,更多的是持续。

问题三:定位及开发中过程中生意逻辑不清

很多项目只是关注商业逻辑,不关注生意逻辑,不关注成功项目背后的生意逻辑。比如拈花湾的成功灵山大佛已有的300万游客量的支持,新天地成功背后上海文化和时尚的支撑;南京老门东失败背后的生意逻辑不清。

项目成功借鉴时候要考虑其深层次的原因,不能只是看到表面的成功要素,否则投资又是盲目的。


1.png